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省首个无人机产业服务平台发布!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换届改选大会暨第二届会员大会成功召开,助力成都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

通航圈 2023-12-24

工业无人机是成都目前2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为夯实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基础,5月19日,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换届改选大会暨第二届会员大会在青羊总部经济基地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青羊区航空新城管理委员会指导,成都市青羊欣创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四川省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以“服务会员,建圈强链——助力成都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为主题,对协会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表彰了为第一届协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单位,听取和审议了一系列换届改选议案,经会员大会和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监事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及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秘书长,发布了协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签约全省首个“面向无人机全产业链的开放性省级创新服务平台”,对四川低空改革试点情况及无人机运行要求进行了政策解析,新一届协会会长、原中航无人机总经理李永光做了主旨讲话,全面开启协会各项工作新篇章。相关领导、专家、嘉宾及协会会员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原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无人机)总经理李永光当选为新一届协会会长。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建超当选为协会常务副会长。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斌,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彭彦平,成都航维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四川航天中天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勇,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苏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电子电气学院(无人机学院)院长朱新宇,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洋,成都苏试广博环境可靠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世军,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巍等9位当选为新一届协会副会长。中航无人机董事会秘书、 总法律顾问杨萍当选为新一届协会监事长。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院长何先定当选为新一届协会秘书长。

无人机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力量中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2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四川产业基础较好和军工大省优势,发展航空装备、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成都市打造千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要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两会看点 | 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

协会新当选会长 李永光

协会新当选的李永光会长作了题为《服务会员,建圈强链——助力成都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发展得益于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产业生态,得益于强大的航空科研院所,得益于拥有大量的航空技术和技能人才,得益于成都这块发展热土。协会已经发布未来五年(2023-2027年)发展规划纲要,将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全力推动政、金、产、学、研、用高效有力协同,助力成都全力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
对于未来五年协会怎么干,李永光会长从五个方面指明工作方向,他强调:一是充分发挥协会内“链主”企业的龙头作用;二是助力打造无人机“创新链”,三是助力打造无人机产业“人才链”,四是开发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五是助推政府出台产业发展“政策链”。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将协会建设成为融入会员、服务会员、促进会员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专业组织 ;将协会打造成建圈强链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助力成都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为中国无人机产业走在世界前列贡献力量!

协会新当选秘书长 何先定

协会新当选秘书长、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院长何先定在会上发布的《第二届协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尤为重磅,以“集聚资源-服务会员-建圈强链”为价值使命贯穿纲要主线;瞄准“服务会员,建圈强链——助力成都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为愿景目标;坚持“立足市场、共同发展”两大工作原则;聚焦“会员服务、品牌运营、标准引领、产业赋能”四大专业功能;突出“建圈强链、军民融合、政策对接、信息互通、互助配套、各呈其优、产融结合、维权护航”八大服务特色,形成“1248”发展纲领。着眼未来,协会将团结凝聚更广泛优质会员力量,打造工业无人机产业品牌体系铸造产业赋能系统发展引,共同助推无人机产业生态圈建构,夯实无人机产业规模化发展基础。
大会发布了面向无人机全产业链的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四川省首个无人机产业服务平台,是综合、开放性、公益性的无人机产业服务平台。旨在构建多样化、多元化的信息共享、服务推荐、产学研对接、技术互助体系,平台提供的服务和资源涵盖无人机领域的技术创新、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适航取证、运营管理市场开发、维修延寿、后勤保障、成果配化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业务面,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业资源整合。平台提供飞行申请、适航取证、试验试飞、场地租赁、人才培养、设计制造、行业应用等服务。提供资源共享、通知公告、会议展会等功能。该平台致力于大幅提高行业资源整合能力,通过信息共享和互助互补引导集群发展抱团进步,进而减少同质化和恶性竞争,推动行业进入品质竞争和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

“无人机创新服务平台”签约仪式

大会还特邀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协同空域管理处副处长严智作政策解析《四川低空改革试点情况及无人机运行要求》,让政府监管,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处副处长吴祝家、成都青羊航空新城管委会主任张烨、中航协无人机工委会(筹)程泊霖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协同空域管理处副处长 严智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处副处长 吴祝家

青羊区航空新城管委会主任  张烨

中航协无人机工委会(筹) 程泊霖

此外,会上,第一届协会会长、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斌作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协会中奋斗在各个专业领域会员代表做出的贡献与取得的成绩,让“成都造”在中国乃至世界无人机产业发展道路上,都是一张优质的“名片”。第一届监事何俊麒作《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大会还对第一届协会做出突出贡献的15家会员单位进行了表彰。

据成都日报报道,成都市工业无人机产业链总图谱包括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及系统、整机制造和运营服务,目前产业链集聚上下游企业100余户。 2022年,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等9户整机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23%带动全产业链收入突破80亿元;建成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北航创新研究院等15个工业无人机领域省级以上平台赋能产业发展;成立四川航空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成都交投航投基金等8个航空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28.5亿元

来源: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成都日报。

PS:最近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